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泡沫盛宴还是价值回归?

从去年的“924行情”启动以来,A股的牛市行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去年9月24日至去年10月8日,市场指数涨了近千点,市场基本上呈现出齐涨齐跌的运行格局,个股呈现出普涨状态。另一部分是从今年4月份以来,以AI概念、科技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走势,一批白马股、蓝筹股却徘徊不前,第二部分的牛市行情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牛市特征。

从去年的“924行情”启动以来,A股的牛市行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去年9月24日至去年10月8日,市场指数涨了近千点,市场基本上呈现出齐涨齐跌的运行格局,个股呈现出普涨状态。另一部分是从今年4月份以来,以AI概念、科技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走势,一批白马股、蓝筹股却徘徊不前,第二部分的牛市行情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牛市特征。

经过了近半年的大幅上涨,A股市场的含“科”量大幅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已经明显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另外,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从今年4月至9月,包括英伟达概念、果链等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包括工业富联、中芯国际等上市公司,在近半年时间内市值先后突破1万亿元的规模体量,这一场科技盛宴大幅提升了A股、港股科技股的估值水平。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到底是泡沫盛宴还是价值回归?

从美股市场的市值排名分析,在美股前十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中,科技股占了绝大部分的席位。其中,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四家公司的市值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多,目前美股市场已经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规模。

与美股市场相比,目前A股与港股市场尚未出现市值破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市值规模来看,A股与港股市场存在低估的迹象。

但是,从科技股的估值水平分析,目前美股科技股的平均估值接近40倍,包括英伟达、博通、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平均估值远超过40倍水平,有的甚至超过百倍的估值,与历史平均估值数据相比,当前美股科技股的平均估值并不便宜。

然而,在高估值的背后,今年以来美股科技巨头发布的季报业绩并不逊色,而且给出了乐观的业绩展望,成为了科技巨头维持高估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美股科技股相比,港股科技股的估值更加便宜。例如,腾讯、阿里、百度的平均估值依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依然谈不上估值贵。在AI浪潮之下,中国科技公司抓住了AI的风口,并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为科技公司股价上涨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与港股科技股相比,A股科技股的估值要贵一些。例如,寒武纪、中芯国际、工业富联等,在AI风口的影响下,今年以来股价涨了数倍乃至十倍以上,估值水平也自低位提升了数倍之多。

A股科技巨头可否维持当前的高估值,取决于未来的业绩高增速可否维持。如果在下一个季报里,科技巨头依然可以保持双位数或者三位数的业绩增长速度,那么市场对当前科技巨头的估值分歧也不会特别严重。

在AI浪潮的背景下,比拼的是各大科技公司的“硬科技”水平,谁的AI占比越高、谁的科技含量越高,那么谁更容易获得更高的估值定价水平。

科技股的大涨,受益于投资逻辑的改变以及估值水平的提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股过去的白马股、蓝筹股时代已经结束。影响未来白马股、蓝筹股的估值定价水平,还是要看它们的业绩增长速度以及股东回报能力。一旦这波科技风口、AI风口有所降温,那么资金又可能回归到传统价值股身上。

实际上,在A股市场中,有一批传统白马股、蓝筹股的科技实力并不逊色,只是资金的不认可。也许,从资金的角度考虑,更热衷于炒作风口上的科技股,而不是有确定性业绩表现预期的股票。

对老股民来说,A股市场曾经在2000年前后炒作过一波科网股。然而,当年的科网股行情,只是维持了一两年的时间。

中短期的股价炒作,取决于流动性的松紧,也受到了市场情绪化的影响。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影响股价走向的核心因素是公司的基本面以及投资逻辑是否发生改变。假如某一个行业板块、某一个概念缺乏了持续性的业绩支持,一旦市场流动性开始收紧,那么股价泡沫也会逐渐被挤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c76n.cn/4050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