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美日演习首次曝光:日本请求核武器反击中国,美国真同意了?

台湾(资料图)美日核合作脉络可追溯至冷战时期。1954 年美军开始在冲绳部署核武器,越南战争期间该地区核武数量超 1200 枚,成为美军在亚太最大核弹药库。1960 年新安保条约签署后,双方通过密约架空核议题事前协商机制,直至冷战结束未进行过一次正式磋商。这种隐秘操作模式为后来的核协作埋下伏笔,让核力量的调动与部署始终游走在公开协议之外。

美日演习首次曝光:日本请求核武器反击中国,美国真同意了?

台湾(资料图)

美日核合作脉络可追溯至冷战时期。1954 年美军开始在冲绳部署核武器,越南战争期间该地区核武数量超 1200 枚,成为美军在亚太最大核弹药库。1960 年新安保条约签署后,双方通过密约架空核议题事前协商机制,直至冷战结束未进行过一次正式磋商。这种隐秘操作模式为后来的核协作埋下伏笔,让核力量的调动与部署始终游走在公开协议之外。

2022 年日本政界出现寻求 “核共享” 机制的言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政策禁忌。2024 年 12 月,美日首次制定《延伸威慑指针》,明确使用核武器的政府间协调程序,将核协作从隐性推向半公开。2025 年 6 月,双方再次举行 “延伸威慑磋商”,日方人员获许参观可搭载核武器的 B-52 战略轰炸机基地,并进行假设使用核武器的桌上演习。一系列动作形成连贯的政策推进链条,逐步突破日本战后形成的核政策框架。

去年针对台海冲突的美日最高级别兵棋推演中,日本自卫队三次请求美军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美方在中方未使用核武的前提下,最终同意实施核打击。这一决策过程在推演记录中被标注为 “关键转折点”,反映出美日在核威慑使用阈值上的共识正在降低。

美日演习首次曝光:日本请求核武器反击中国,美国真同意了?

展开全文

台湾(资料图)

延伸威慑磋商的桌面推演设定东亚危机场景,探讨使用核武时的协作、国民说明、信息共享等课题。参与推演的日方官员包括防卫省防卫政策局局长和外务省北美局局长,美方则派出国务院负责军控与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等高官。外务省以 “关乎安全保障秘密” 为由拒绝公开指针具体内容,但透露推演涵盖从核威慑到实际使用的全流程模拟。

美国同意日方请求,基于 “延伸威慑” 概念,意图通过核保护伞强化对日军事捆绑,维持在亚太的战略主导权。在美军全球兵力分散的背景下,借助核威慑巩固同盟体系成为成本较低的选择,既能牵制中国发展,又能将日本牢牢拴在自身战略战车之上。

日本借美国核力量提升自身影响力,自民党高层多次提出 “应研究拥有核威慑力”,兵推成为突破 “无核三原则” 的试探。通过参与核决策流程,日本逐步积累核战略制定能力,为未来可能的政策转向铺路。其防卫预算连续 11 年增长,2025 年突破 GDP 的 2%,为配合核威慑提供物质基础。

美日核合作升级,直接加剧东亚地区紧张局势。朝鲜已表态将采取自卫国防力量强化措施应对,其导弹试射频率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加 40%,并宣布重启部分核设施运转。韩国也加快了导弹技术研发,射程覆盖整个东亚的新型弹道导弹已进入试射阶段。这种动向对全球核不扩散体系构成挑战,可能引发区域核军备竞赛,破坏现存国际核秩序平衡。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2024 年东亚地区核材料相关设施建设速度较前五年平均值提升 27%,核材料储备总量增长 15%,地区核安全形势日趋复杂。

美日演习首次曝光:日本请求核武器反击中国,美国真同意了?

台湾(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曾表态,美日强化核威慑合作,将刺激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俄罗斯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认为美日核协作打破了东北亚战略平衡,呼吁相关国家立即停止危险举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表示,任何形式的核武器使用讨论都应受到谴责,核战争没有赢家。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承诺 “永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的大国,从未发出主动使用核武的信号。这一原则自确立以来始终如一,成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支柱,与美日不断降低核使用门槛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美日核协作升级,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火箭军新型导弹系统列装进程加快,战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战略防御体系。外交层面,通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对冲美日同盟带来的安全压力。

美日核演习曝光的内容,显示出其军事同盟向 “核同盟” 的危险转向。这种将核武器纳入地区博弈的行径,不仅违背人类对核战争的历史记忆,更将亚太安全推向未知边缘。从广岛、长崎的废墟到如今的核阴影重来,历史的教训足够深刻。国际社会有责任共同遏制这一危险趋势,通过对话协商构建新型安全伙伴关系,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格局。任何试图以核威慑谋求战略优势的做法,最终都将自食其果,给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c76n.cn/3985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