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闪购开路、高德“扫街”,阿里向美团主场又迈进一步

10亿用户、超10亿现金补贴,高德杀进到店的重磅炸弹,让白热化的本地生活战场升级到了next level。

10亿用户、超10亿现金补贴,高德杀进到店的重磅炸弹,让白热化的本地生活战场升级到了next level。

阿里特意选在了9月10日——公司26岁生日这一天高调发布“高德扫街榜”。

发布会开始前几天,高级别新项目在阿里总部封闭办公、高德团队频繁往返京杭两地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神秘感和悬念拉满。

声势够了。让奶茶店小票堆积如山的“秋天第一杯奶茶”之后,整个市场都在期待巨头们还会砸进来多少真金白银。

决心有了。饿了么、飞猪会师淘天,摆足了力出一孔的架势;高德杀入线下,要做“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

钱也不是问题,阿里在外卖大战开打前就亮明态度,“不设亏损底线”;高德扫街榜发布当日便宣布了11.5亿补贴计划。一位接近高德的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阿里管理层准备了一笔“花不完”的预算。

长风鼓浪一帆悬,这艘大船去往何方?

“永不商业化”

珠海有一家蒸汽海鲜,好吃到不少用户开车上百公里专程前往,有人收藏了3年最终抵达。广东顺德街角的一家早茶店,回头客比例非常高,有本地食客一个月去了27次。他们不是探店、测评,也没有发帖、打卡,但消费行为真实地发生了。

通过分享这两个故事,高德CEO郭宁试图说明高德扫街榜的含金量——真实。

凭借高成本的地图业务,高德打下了一座不容忽视的流量富矿。据QuestMobile数据,高德地图7月的平均DAU达到1.86亿,沉淀了数以亿计的搜索、导航、收藏、打卡等消费者行为数据。

官方数据显示,高德AI助手“小高老师”的每天调用量超过12亿次,每天有超1.2亿人次在高德发起生活服务AI搜索,并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日导航总里程超过15亿公里。

本地生活服务,是挖掘这个巨大流量池价值的“金铲子”。

展开全文

高德扫街榜的排名依据主要基于两个维度:一是用户的真实行为,包括导航数、搜索数、到达数、收藏数等行为数据,以及地域分布、导航里程、专程前往、达人等级等用户特征;二是高信用用户的评价,芝麻信用高的用户评价权重会更高。

“这就是高德扫街榜的计算逻辑,没有商业干预,没有流量加权,也没有人为排名。”郭宁表示,用户的真实行为是高德扫街榜的基石。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有160万个商家上榜,包括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和近5万个景区。其中,还有专程前往榜、回头客榜、本地人爱去榜、状元榜等侧重点不同的子榜单。

接下来,高德将发出2亿打车券、9.5亿消费券,降低用户的到店成本,“真正把线上的流量变成线下的抵达”;针对不会包装、不懂流量的烟火小店,提供5000万次的精准曝光。

郭宁称,高德扫街榜的目标是每天为线下服务业带去1000万消费者,并承诺“永不商业化”。

虽然暂未宣布与饿了么及淘宝闪购的内部协同计划,但外卖+到店的闭环无疑是这盘大棋的最终落点。高德的参战,将本地生活服务战事在阿里集团层面进一步扩大。

战火烧得更旺了。

杀进到店战场

过去4个多月,淘宝闪购狂飙突进,迅速改写了外卖行业的市场格局。

5月2日,淘宝闪购上线,在一个月内做到了日均单量4000万单,在当时几乎相当于美团的一半。在这之前,美团长期占据行业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使京东外卖在今年2月高调进场后也没有明显动摇。

6月23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日单量突破6000万单。7月7日,一场大额补贴对决将这个数字改写为8000万。到8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大战结束后,淘宝闪购把日订单峰值进一步推高到1.2亿单,周平均日订单约8000万单。

蒋凡在财报电话会上谈到淘宝闪购时,多次用了“领先”一词。“只看外卖到家的订单份额,我们已经领先行业。”“目前看来,闪购已经达到了规模领先。”

外卖之后,做到店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

“千团大战”之后的十数年里,大众点评必吃榜和黑珍珠餐厅指南,背靠数亿条评价的完整体系,被视为餐饮行业的权威评分标准。但近两年,抖音、快手、小红书、高德等玩家相继发力,竞争重新变得激烈。

更重要的是,深度依赖数据来作出选择的互联网用户,被水军、营销和虚假数据包围和困扰。

“当好的标准由流量定义,原本的信用体系受到巨大冲击。”郭宁在发布会上说,“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需要的不是流量,而是真实的口碑、扎扎实实的信用体系。”

巨头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一个新目标:基于用户的真实行为、真实评价,重建信用评价体系。

2025年1月,美团推出了一款专注于美食探店和社交分享的独立App——鸭觅。它被称为“美食版小红书”和“极简版小众点评”,目的是通过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减少广告、营销、刷评等“杂音”,选取一个城市前1%的头部餐厅,打造真实、纯粹的美食爱好者的独立社区。

高德扫街榜发布同一天,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希望通过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则凭借流量优势和博主达人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试图分一杯羹。

这是一条新的起跑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高德背后,更大的洪流

在混战的几大巨头中,阿里是最早完成本地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

2008年诞生于大学校园的饿了么,入局外卖行业比美团还要早5年。曾屡次重启的口碑专注到店场景,是阿里探索本地生活业务的缩影。地图应用高德在2018年被阿里全资收购后,与支付宝、饿了么、口碑等协同,从导航工具升级为打车、订酒店、订门票等一系列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流量入口。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在阿里主营电商业务突飞猛进的光环下,显得边缘而沉默。

过去数年,在口碑与大众点评之间、饿了么与美团之间、高德与滴滴之间,小规模的交锋时有发生,但阿里系几乎从未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它似乎甘于停留在“第二”的舒适区,并无付出更大代价博取更多胜果的野心和意愿。

两年前,铁板一块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格局开始被抖音挟巨大流量撬动,彼时的阿里忙于“1+6+N”的组织变革,无暇他顾。今年2月,京东掀起外卖大战,引发巨大动荡,阿里仍然按兵不动。

就在外界认为这波较量即将告一段落之际,今年5月,阿里意想不到地出手,并拿出了比对手更大规模的补贴规模和整个阿里系最重要的流量入口。

这一次,阿里又把众多“闲棋”甚至“弃子”卷入,形成了一股更大的洪流。

人是经验主义的动物,在过去几个月的投入之后,没有人怀疑阿里的决心。

在商业战场上,跟流量规模、资金实力同样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是“势”。它在某些时候被抽象为模糊的时机或风口,有时也被具象化为数据、口碑、品牌形象、舆论风向。

阿里擅长借势和造势。

2009年,“双11”购物节一炮而红,整个电商行业进入长达数年的大促时代。2016年,淘宝试水直播业务,捧出了一场带货百亿的李佳琦和薇娅“双王”。2025年,本地生活战火重燃,淘宝闪购成为最受瞩目的一匹黑马。如今高德通过排行榜,切入到店业务。

面对美团这样强大的对手,阿里打出的“大小王”,能否构建一个足够能打的本地生活服务完整生态?

作者 | 于 米

编辑 | 高珮莙

封面来源:雪豹财经社 摄于杭州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c76n.cn/3875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